水墨青花 - 文化知识

浅谈中国画的《书画同源》

杨丽华陶瓷工作 蒋荃荪

      中国画的书画艺术源远流长,博大精深,汉字基本象形文字起源于直接图摹所指事物的形体结构特征,“依类象形”、“因物构思”实际上就是一种原始的绘画,包含着形式类的基本要素,可见书画本乎一,只是当书、画成了两门各自独立的艺术之后,书画才一分为二,故称“书画同源”。

      中国画的书法强调对于宇宙,自然“道”的体悟,对万物形、势、神、意的吸引与把握,注重于情感、学养、气格的抒发,着意于线条与笔墨独立的插象表现情趣,而这些正是中国画发展成熟过程中孜孜以求的。在对笔、墨、纸的关系上,在空间造型意识上,在虚实、形神、情理、中和等一系列美学范畴上,中国书画都有着惊人的一致性,都追求“外师造化”,都是“远取诸物,近取诸身”,从这个意义上也可以确证书画同源。

      书与画是两门中国画独特的艺术,属姊妹范畴。对于书画同源,古今都有评说:唐代末年,书画理论家张彦远一再提到书画相通的道理,他说:“夫象物必在于形似,形似须全其骨气,骨气形似,皆本于立意而归于用笔,故工画者多善书”。清代画家石涛也说:“画法关通书法律,苍苍茫茫率天真”。从以上论述,书法与绘画有着许多共同之处。

      从工具上看,笔、墨、纸、砚不仅是书法的工具,也是绘画的工具,尤其是毛笔和墨都在互为参用,毛笔的主要特点是柔软而有弹性,因而能画出粗细、刚柔、顿挫、干湿、浓淡等种种不同的形态和意趣的结构与点画,既适合于汉字的书写,同时又造就了中国画独特的表现力。在运笔方法上更是灵活自为,出神入化,如中锋、侧锋的变换,都增添了书法和绘画的气韵与意趣。从章法与线条来看国画的构思,也与书法有共同之处。南齐谢赫创立的“六法”中,气韵生动,骨法用笔,经营位置,传移模写四条准则,表明书画是一致的。要想书画艺术大大的飞跃,只有在二者上狠下功夫,花大力气,才能使书画艺术达到一个新的高度。总之,书画艺术讲究笔墨,“写”的关键是充分表现“意境”。古代画家最为普遍的经验是意在笔先,“写”是形式,是技法,即所谓“笔”。“写”是反映“意”,但“意”和“笔”不容分割,二者应该高度统一,既要求有新意,又要求出妙笔,笔意相发才能画出满意的作品来。蒋荃荪